日期:2023-03-01 18:26:24瀏覽量:48488
我們必須克服一個根本性的翻斗車環(huán)保蓋減速電機問題:沒有商業(yè)軟件可以精確地同步模擬軸向磁通電機的電磁和熱力學特性。不過,比利時根特大學的彼得?塞爾讓(Peter Sergeant)和昂德里克?萬松佩爾(Hendrik Vansompel)從2008年就開始研究這個問題。他們的研究加上Magnax公司多年的研發(fā)和原型設計,催生了我們的設計和制造方法。
翻斗車環(huán)保蓋減速電機傳統(tǒng)的徑向通量電機的轉子位于定子內。定子由一個支撐部件——磁軛組成,磁軛裝有含電磁鐵線圈的齒部。因此,齒部起到了磁極的作用。當轉子轉動時,其磁極每次掃過定子的齒部時都會傳輸通量,而定子則將通量帶到其他地方,關閉了所謂的通量環(huán)。通量從轉子的永磁體穿過氣隙和定子齒部,通過磁軛形成轉換180度,再回到另一個磁體。同時,永磁體與定子齒部的旋轉電磁場的相互作用使轉子保持旋轉。
要獲得最高的效率,翻斗車環(huán)保蓋減速電機設計應將轉子和定子齒部之間的氣隙縮至最小,因為空氣影響通量傳輸。
我們的軸向磁通電機顛覆了傳統(tǒng)電機的構造。它使用兩個轉子,分別置于定子兩側,起到了支撐作用。在這種結構中,定子僅僅是電磁齒部的托架,而非轉子的支撐物或磁軛。換句話說,定子可以無軛——這就是產(chǎn)品名稱中包含這個詞的原因。
去除約占定子鐵芯2/3的鋼筒形磁軛可以大大減輕電機的重量。無軛電機與老式磁軛軸向發(fā)動機相比,功率密度增加了1倍,是傳統(tǒng)發(fā)動機(如寶馬i3發(fā)動機)的4倍。通過減少電機的鐵損耗,它還提高了效率。
鐵損耗原因有二。首先,在定子中,交流電對鐵芯反復磁化和消磁會消耗能量,這一過程稱為磁滯損耗;第二是通過鐵芯的不同磁通量造成了渦流損耗。
這種設計具備了較高的功率密度,其中還有其他原因。在本設計中,磁通量從第一個轉子輪盤上的永磁體通過定子鐵芯,到達第二個轉子輪盤上的永磁體,這是一條相對短而直的路徑。
借助這種單向性,Magnax使用僅適于單向通量的晶粒取向鋼,可以進一步將鐵芯通量損耗降低85%。這種鋼不能用于傳統(tǒng)的徑向通量發(fā)動機或發(fā)電機,因為在傳統(tǒng)機器中,通量從轉子通過定子,再回到轉子——這是一個多向路線。Magnax公司與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緊密合作,設計了層狀晶粒取向芯部。
這種設計還有其他優(yōu)點:在我們的無軛軸向磁通設計中,定子需要的銅大約是同等功率和扭矩徑向通量發(fā)動機的60%,轉子需要的磁性材料大約是同等功率和扭矩徑向通量發(fā)動機的80%。
理論上說,所有這些優(yōu)點都會降低電機的成本、減輕電機的重量并提供更高的扭矩,但實際上制造這樣的機器要面對多項嚴峻的工程挑戰(zhàn)。
最明顯的挑戰(zhàn)就是要找到方法來取代傳統(tǒng)的磁軛功能。在傳統(tǒng)的發(fā)動機中,磁軛會固定定子齒部,并提供將線圈中的熱量輸送到發(fā)動機外殼的熱通道。當磁通量流回到原始來源時,它還會充當閉合回路的路徑。